第二十篇:人民政协

2020-01-01 00:48:0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德化县委员会(以下简称县政协),在1980年6月25日成立后,遵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参与县重大事务讨论和研究,围绕中共和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查视察、参观考察、专题座谈、三胞联谊、经济、科技咨询等活动。为保证人民政协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中共德化县委于1986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协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的通知》,8月13日县委办公室又发出《关于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意见和提案工作的通知》,使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加强与完善,调动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性,为振兴德化经济献计献策,为发展安定团结政治局面,加快改革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德化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

第一章  组织机构

政协德化县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和各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每届委员会的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在与各界、人民团体及有关单位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由上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每届委员会任期内,因工作需要而增加或者变更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人选,由本届常务委员会协商决定。

第一届一次会议设主席1名,副主席4名,兼职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13名。

第二届委员会设主席1名,前后共有副主席7名,兼职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l4名。

第三届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5名,常务委员l4名。

政协委员会设常务委员会主持会务。常务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组成,组织实施全国及省、市政协的有关重要决议,执行各届委员会各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实现和完成各届委员会的任务,以及配合县委、县政府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常务委员会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研究安排政协各阶段的重要工作,增补委员,听取县委、县政府关于政治、经济工作重要情况的通报。

主席主持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副主席、秘书长协助主席工作。由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主席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一般每月召开一次。

在常务委员会和主席会议领导下,政协委员会成立专门委员会作为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专门委员会始称工作组,自1980年11月至一届二次会议设科技、教育、医药卫生、对台、文艺、综合6个工作组。一届三次会议后,又从综合工作组分出工商工作组。1983年成立文史资料工作组,是年5月成立学习中心小组。二届一次会议决定增设华侨工作组及农业工作组,文艺组改为文体组。1987年11月,工作组(委)发展到11个即学习、提案工作、“三胞”工作,文史资料研究等4个委员会和科技、农林水、教育、医药卫生、经济、文体、妇女7个工作组。1988年2月,11个工作组(委)改为学习、提案、文史资料研究“三胞”、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经济、文化体育、青年妇女、法制民族宗教等11个委员会。

1980年6月,县政协设秘书处,为县政协常设办事机构,由一名副主席兼任秘书长,配副秘书长1~2名协助秘书长工作,1984年不设秘书处,只设办公室,配正、副主任各1名。

第二章  历届全委会

县政协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每届任期三年,自1980年起至1990年,共召开三届全委会。

根据中共中央批转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文件《新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任务》的精神,1980年3月31日成立政协德化县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由中共德化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徐锡饱任主任,统战部长苏文顿、组织部长林诗合任副主任,筹备委员共13人,着手进行筹备工作。尔后,县委进行多次研究,经与工、农、青、妇、学、商等各界充分协商,正式确定委员名额46名,并提出具体名单,再经县政协筹备委员会研究原则同意后,报请县委正式确定。46名委员来自中共德化县委、共青团德化县委、县总工会、农民、县妇女联合会、县工商联、文学艺术、县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体育,医药卫生、少数民族、华侨、宗教、特别邀请人士等15个界别,其中中共党员15名,占委员总数32.6%,非中共人士31名,占67.4%,妇女委员13名,占18%。

一、第一届委员会

一届一次会议于1980年6月26日至28日在城关召开。出席会议委员46名。中共德化县委副书记潘天山致开幕词,中共德化县委副书记谷元信受县委委托向大会作形势和任务的报告。县政协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苏文顿作《关于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德化县委员会筹备工作和委员会协商产生情况的报告》。会议通过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名单。列席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就全县大政方针,国民经济和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情况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

一届二次会议于1982年1月10日至15日召开。出席会议委员69名。会议听取和审议郭乃潮副主席作的县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增选3名常务委员,通过给台湾德化同乡会乡亲的春节慰问信,列席县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一届三次会议于1982年4月23日至24日召开,主要议程是传达贯彻省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精神。

一届四次会议于1982年8月29日至30日召开。会议组织学习、讨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总结上半年工作,研究下半年工作。

一届五次会议于1983年3月2日至6日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一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会议增选副主席1名,并列席县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一届六次会议于1983年11月29日召开。会议选举县政协主席1名,原政协主席离任。

一届七次会议于1984年2月13日至14日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一届五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的报告和一届七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列席县九届人大四次会议。

一届八次会议于1984年6月20日召开。出席委员68名,会议增选副主席1名。

二、第二届委员会

本届委员94名,来自中共、青年、工人、农民、妇女、工商、文化艺术、科技、教育、新闻、体育、医药卫生、少数民族、华侨、宗教,台胞及特别邀请人士等17个界别,其中中共党员32名,占委员总数34.1%;非中共人士62名,占65.9%;妇女委员12名,占12.76%。

二届一次会议于1984年10月11日至16日在城关召开。徐锡饱主席致《开幕词》。苏文顿副主席作《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总结县政协建立四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助县党政部门在落实统战政策,开展经济、文教、科学技术、“三胞”工作等方面,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事业中所做的大量工作。听取《政协德化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选举县政协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及秘书长,并调整充实各委员会(工作组)组成人员。通过政协德化县二届一次会议决议和关于提案审查报告的决议。中共德化县委书记颜美斯到会讲话。列席县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二届二次会议于1985年12月20日至24日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黄起尤副主席作《县政协第二届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提案审查委员会作《县政协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县政协二届二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并通过相应的决议。列席县十届人大二次会议。

 

 

二届三次会议于1987年2月15日至20日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黄起尤副主席作的《县政协二届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提案审查委员会作《县政协二届二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报告》、《二届三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并通过相应的决议,列席县十届人大三次会议。

三、第三届委员会

本届委员102人,代表18个界别。委员中非中共人士占63.73%,中共占36.27%;女委员占12.75%;最高年龄85岁,最低年龄24岁;大中专文化程度占57.84%。

三届一次会议于1987年11月2日至7日在城关召开。中共德化县委副书记李孝仪致《开幕词》,政协泉州市委员会副主席李德茂、中共泉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叶启东、中共德化县委书记颜美斯分别在会上讲话。会议听取和审议县政协主席徐锡饱作的《县政协第二届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委员会作的《政协德化县二届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报告》、《政协德化县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出席会议委员肯定县政协委员会三年来的工作,并通过相应的决议。选举本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常务委员,并列席县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

三届二次会议于1989年2月23日至27日在县人民政府大会议室举行。听取并审议徐其树副主席《政协德化县委员会第三届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委员会作《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情况报告》,文史委员会作《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一九八八年工作总结和一九八九年工作打算的报告》,并通过相应的决议。泉州市政协副主席庄清桂、中共德化县委书记梁奕川到会讲话。委员们列席县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

三届三次会议于1990年3月7日至11日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92名,在德化县的省、市政协委员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部分离任的政协委员列席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县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办理情况报告和提案审理情况报告。列席县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中共泉州市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傅圆圆、中共德化县委书记梁奕川分别在会上讲话。会议期间,委员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福建省委、驻闽部队《关于开展军民共学雷锋活动的意见》,还到浔中乡隆泰村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第三章  主要工作活动

第一节  学习

第一届委员会和第二届委员会期间,主要是组织委员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上级有关文件、统战理论知识和外地政协工作经验等。并建立学习制度,常委和工作组(委)的组长(主任)每季度集中学习一次,各工作组(垂)每半年集中学习一次,农村委员每半年集中到城关学习一次。学习的方法有阅读文件、专题座谈、辅导报告、举办讲座等。在学习中还请中共德化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通报本县的情况。在组织常委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时,中共县委书记颜美斯到会向常委通报本县整党的情况和“七五”计划修改意见,并请政协常委提出批评建议。1985年以来,县政协为每个委员赠订一份《人民政协报》。1985年10月30日至31日,县政协召开“政协委员为‘四化’服务经验交流会”,15位常委、委员在会上发言,其中6名委员参加中共德化县委组织的理想、纪律教育报告团。

第三届委员会设立学习委员会,由驻会一名副主席兼任主任。以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和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中心任务。认真组织正副主席、常委以及全体委员分层次进行学习讨论。1987年11月,县政协发出《关于认真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的通知》,分别组织城关委员和农村委员专题学习“十三大”文件。1989年7月15日,县政协作出《关于学习和贯彻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决议》。同年11月22日,召开农村委员和部分城关委员,学习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文件和江泽民总书记在国庆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把委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来。

第三章  主要工作活动

第二节  参政议政

一、提案工作县政协从1982年开始办理委员提案。第一届委员会期问共收到委员提案83件,全部立案。其中有关经济建设32件,有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26件,有关政法、人事、统战、侨务等29件。第二届委员会期间,共收到委员提案94件,有关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财贸和城镇建设33件,有关文化、教育、医药卫生17件,有关政法、劳动人事、统战侨务13件,其他l0件,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立案73件。第三届委员会期间,共收到委员提案112件,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立案79件,其中,属于经济建设的36件,属于科教文卫的24件,属于政治、劳动人事等方面的12件,其他的7件。这些提案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对承办单位催办,全部如期办理,提案大部分得到有关部门采纳,有的已付诸实施。

1985年开始设立“委员见闻录”。在休会期间,委员以见闻录的形式,将所见所闻的大事要事及时向县政协办公室反映,再由政协办转送有关部门阅处。几年来,收到委员“见闻录”64件,这些“见闻录”对帮助各级党政领导及时了解情况,避免或纠正工作失误产生一定作用。

点击看大图

二、视察调查为了较好地发挥政协参政议政职能作用,根据新时期政协工作特点,积极开展视察活动,提出建议,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1980年11月,县政协领导带领部分委员视察德化二中、葛坑林场、红旗瓷厂、县机械修造厂,就德化二中急待解决的教室、师资、宿舍、生活用水问题,葛坑林场成立派出所,改善场、社、队关系,严禁乱砍滥伐问题等,向中共德化县委、县人民政府反映,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1981年5月下旬,部分委员视察了医药公司,就药政管理、中药泡制、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和提高在职人员业务水平等问题,向有关单位领导作反映。

1983年,教育工作组视察农村的幼儿教育、城关职业中学和3所小学,在中共德化县委召开的教育机构改革会上提出意见和建议。文艺工作组视察城关文化市场管理。深入龙浔镇、德化酒厂、第二瓷厂、机械厂、铁厂、铁矿、水泥厂、煤矿和林化厂调查城镇、厂矿群众文化生活。对台工作组配合有关部门到盖德、赤水、水口、浔中以及第二瓷厂,检查台胞、台届落实政策情况,协助解决落实政策中的遗留问题。综合工作组深入畲族集居的龙塔、大溪村视察少数民族政策贯彻落实情况。

1985年5月11日,县政协会同县人大常委会视察水口、盖德、上涌、赤水4个乡9个村和9个企业单位贯彻中央文件和经济体制改革情况。同年6月18日至22日,到上涌乡曾坂村、桂格村、曾坂水泥厂、德化县酒厂、县服务公司视察社会治安管理,治安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7月3日至5日,又组织有关单位业务干部30多人,视察城关市场,重点检查食品卫生、冒牌假货、无证商贩开业等问题,督促主管部门立即查处,并写出专题报告向中共德化县委反映。9月23日至26日,视察葛坑、美湖2个乡4个村10所中小学关于贯彻《福建省普及初等教育条例》实施情况和尊师重教情况。提出建议3条,反映情况14条。

1986年1月,政协领导参加中共德化县委检查团视察浔中、盖德乡,重点检查农村刹歪风的情况。同年9月,与县人大常委会到三班、水口、葛坑3个乡视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情况。

1987年5月,医药卫生工作组参加县人民政府组织的夏令执行《食品卫生法》检查工作,11月文体工作组会同妇女组到龙浔镇参观视察“五好家庭”。

农、林、水组先后到葛坑林场、美湖乡调查林业情况和农业体制改革、农业结构等情况,还帮助国宝乡贷款办畜牧场。1989年7月到三班乡奎斗村考察发展茶果生产情况。12月13日又与有关部门到上涌乡考察杂优水稻制种情况。

科技组对本县林业、瓷业、水电状况进行专题调查,为推进德化县科技事业,发展林、瓷、电,提出建议。

文体工作组曾先后4次组织有关人员到6个乡(镇)、9个企业单位调查农村文化体育工作情况,城镇厂矿贯彻中央有关文件,加强文化设施情况并写出专题报告。

妇女组与县妇联组织联合调查组到国宝村进行“关于妇女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专题调查。

综合工作组,探入到畲旅聚居葛坑公社龙塔大队卓立崎和霞碧公社大溪大队挨家挨户调查访问畲族历史渊源、经济特点、建设成就等基本情况和今后规划,并将畲族同胞反映的意见分别向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和政协人员于1984年5月前往水口走访基督教牧师了解宗教活动情况,1990年1月与县人大法制委员会联合到有关单位调查青少年犯罪情况,并写出专题调查报告。

自一届委员会以来,共开展专题调查26次,参观考察26次。写出专题报告28份。

此外,还举行各类座谈会,自一届一次会议以来,举行各类座谈会41次,参加人数达485人(次)。如:1986年11月,在深圳召开德化旅港人士联谊恳谈会;1988年,先后召开了“为振兴德化陶瓷献计献策座谈会”、“各界人士座谈会”、“农村委员学习座谈会”、“部分离任委员座谈会”等;1989年5月13日,召开了“廉政建设座谈会”;为了继承和发扬瓷雕传统技艺,为振兴德化陶瓷作贡献,同年7月24日又召开了部分瓷雕艺人座谈会。1990年先后召开了“清房工作座谈会”和“教育界委员座谈会”。通过专题座谈,委员和各界人士就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端正党风、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比如,在廉政建设座谈会上,委员们就如何加强廉政建设问题提出了7条建议;在“为振兴德化陶瓷献计献策座谈会”上,也提出了发展德化陶瓷的6条建议,送县领导及有关单位参考。

第三章  主要工作活动

第三节  文史研究

县政协从1982年开始组织文史资料的搜集、编辑工作。第一届委员会期间,文史资料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文史工作方针指引下,贯彻“广征博采、重点征集、立足抢救”和“把好政治、史实、文字‘三关’”,“精选精编”等原则。查阅地方志书、族谱80部200多册和一些文书档案,征集文史专稿和资料82篇40.92万多字,编辑出版《德化文史资料》一至四辑。

第二届委员会期间,先后召开文史工作座谈会5次,出席人数118人(次)。召开华侨史料征集座谈会和在深圳召开征集海外文史资料座谈会各一次,印发《征集德化文史资料倡议书》,还配合有关部门到永春县抄录民国23年至38年永春报刊中有关德化史料1025条。考察仙游龙纪寺民国时期德化瓷塑名家许友义雕塑的五百罗汉,并拍照。为激发社会对文史的兴趣,了解德化建设家乡,1986年国庆节,会同县有关单位举办《我爱瓷都——德化》文史知识竞赛。三年来,共征集文史资料380篇,108.4万多字,出版《德化文史资料》“地下革命斗争”、“剿匪”、“陶瓷”等专题4辑,收入文史资料83篇2l.86万字,使县文史资料研究逐步向专题化、系列化方向发展。

第三届委员会期间,贯彻执行上级关于“立足国内,面向海外,开拓海外文史工作新局面”的指示精神,征集稿件61篇18.1万多字,出版反映民国时期党、政、军史料和德化“三胞”资料的《德化文史资料》第九、十辑。

1988年10月,县政协先后接待台湾省台北县广承岩王振文方丈、道空住持和美国佛教会永远顾问兼副会长、南加州福建同乡会本头公追思堂主持释宽净大和尚和美国国会咨询委员会王震及其夫人郭春美等美籍华人,陪同参观九仙山等文物古迹,进行文史资料交流。此外,文史委人员会见从台南回乡探亲的原科荣小学校长曾先生,向他提供在台湾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抗元将领苏十万、陈蔚的资料,帮他找到台南、台北苏王庙、陈统军庙在德化的历史渊源。文史委现已和全国6个省、市、自治区,78个县市政协和一些大图书馆、科研部门、博物馆、大专院校等100多个单位进行广泛的资料交换,并指导浔中村首创本市村级《浔中村文史资料》。

第三章  主要工作活动

第四节  三胞联谊

1984年7月,应德化旅港人士联谊会的邀请,徐锡饱、郑积山参加县赴港经济考察团,登门访问德化旅港人士,介绍家乡建设成就,并考察香港经济状况、治谈生意,通过广泛交往,增进了旅港同胞建设家乡的热情。

1985年10月“三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积极协同统战、对台、侨务等部门认真落实三胞政策,通过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宣传中央有关祖国统一大业的方针政策,介绍德化县经济建设成就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血缘关系,又于1986年11月在深圳召开德化旅港人士联谊座谈会,并认真做好联络、接待工作。几年来,协同有关部门接待回乡探亲和旅游观光的“三胞”近2000人次,接待外国参观访问团10批90人,接待外国专家、学者、商人、牧师9批28人次。该委员会还与各有关部门配合,为“三胞”的亲属传递信件寻找亲人,沟通联络。每年为全国各地台胞转信300多封,本县去台人员70%的人和家人亲人通信。新发现去台人员66人。还帮助旅马侨胞郑亚妹寻找到失散50多年的亲胞弟。此外,还组织视察侨办企业,支持侨办企业的发展。走访“三胞”亲属,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还与有关部门积极为海外捐资重建九仙山灵鹫岩寺和弥勒大殿等风景区牵线搭桥,做好服务接待工作。至1989年接待来自美国和新加坡的投资者8批37人次,至1990年投资数额已逾200万元。

第三章  主要工作活动

第五节  咨询服务

第二届委员会以来,工商工作组开展德化县茶叶专题咨询调查和城关市场调查,就经济咨询服务工作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科技工作组配合科协举办陶瓷雕塑、微电脑、食用菌、缝纫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印发有关饲养特种动物技术资料420份发给饲养户,并在技术、资金方面给予帮助。科技组还深入贫困乡调查咨询。建议有关部门重视乡(镇)、村企业的经营管理、使西洋铸鼎厂得以巩固、赤水鞭炮厂恢复生产。对国宝乡瓷厂、德化瓷厂、德化第二瓷厂生产发展情况调查,就花盆裂纹进行重点探讨,提出建议,委托咨询。

科技组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陈其泰副主席年逾古稀,退休前创作大批优秀作品,但已大部分散失。科技组配合政协办公室抓紧抢救其作品,经陈其泰积毕生精华创作,再现其瓷雕佳作,有的作品已投入小批量生产,部分产品作为礼品和商品赠送及销售港、澳、台、美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1989年6月3日,县政协科技委员会成立德化县陶瓷研究会,定期开展陶瓷研究活动,并组织发动城关部分瓷雕艺人为振兴德化陶瓷贡献一件仿古新作品,参加县科委主办的科技新产品展览,同时配合有关部门给德化县部分有成就的陶瓷工艺美术人员和陶瓷研究人员评定荣誉称号。

医疗卫生工作组,1986年7月,联合县医院组织医疗队到水口乡为毛厝、梨坑,昆坂、承泽的老区群众义诊3天,就诊人数301人。1987年,组织医疗队到杨梅乡和顺村为边远地区群众义诊。

1988年11月,组织医疗队到葛坑乡龙塔村和盖德乡凤山村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群众义诊。1989年6月11日至14日,前往曾坂煤矿、曾坂水泥厂、葛坑林场为工人、群众义诊189人次。1990年10月,前往霞碧乡大溪村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义诊,并考察了城关地区饮用水水质情况。

妇女工作组,1989年6月1日,配合县妇联、卫生局、计生委在儿童乐园举办儿童保健、科学育儿和家庭教育咨询活动,赠送儿童保健、科学育儿的有关资料和优生优育图片150多份,为88位婴、幼儿进行免费体检。

点击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