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博考古事业

2020-01-01 00:43:49

第八章 文博考古事业

第一节机构设置

50年代初期,我县文博工作由县文化馆一名干部兼职管理,1981年2月19日,县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由县府副县长徐锡饱兼任主任委员,县府办公室主任张良物和县文化局局长黄栋梁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县侨务办、建委、科委、公安、林业、财政、教育、文化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11人组成,下设办公室,由文化馆文物干部徐本章任主任。随着人事的调整,1988年4月22日,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也相应作了调整充实,由县府副县长王金枝兼任主任委员,文化局局长许永昌任副主任委员,建委、土地、财政、教育、工商、交通、公安和文化等有关部门负责人计10人组成,办公室主任仍由徐本章兼任。随着人事变动,于1995年2月24日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又进行了调整,由副处级调研员林富儒兼任主任委员,文化局局长赖光辉任副主任委员,办公室主任由陈建中兼任。1989年3月13日县编委下文批准成立县陶瓷博物馆,核定县文管会和陶瓷博物馆3名事业编制。由于事业扩大,1993年3月31日县编委下文批准增加人员,核定陶瓷博物馆(含文管办)事业编制9名。县编委又于1995年7月31日下文批准增加陶瓷美术研究室专项编制3名。经费由县财政列支。人员和机构隶属县文化局领导。徐本章任首任陶瓷博物馆馆长。具体负责全县文物、博物的收集、研究、保护和管理工作。1995年4月2日县府发文成立屈斗宫文管所,孙艺灵任所长负责屈斗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

QQ截图20190318085655.jpg

第二节 保护管理

为了加强重点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自1961年以来,县人民政府先后公布6批文物点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8月7日公布)有德化窑址、新石器时代遗址、九仙山古刹及附属文物、戴云寺、龙湖寺、文庙大成殿、鹏都塔、驷高塔等8处。

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4月20日公布)有登龙桥、广济桥、通驷桥、蕉溪支洞拱桥、狮子岩、西天寺、文峰塔、美湖千年樟树王、大正寨杉树王、岱仙瀑布、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活动地址等11处。

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9月13日公布)有歧山堂革命遗址、颜仁郁墓、曾宏墓、大兴堡、革命烈士之墓、龙峰岩、金液洞等7处。

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5月3日公布)有程田寺、五华寺、粹美桥、蔡岩、永茂堂、邓启元故居,苏十万抗元斗争遗址、郑兼才墓、龙图宫、英显宫、大卿宫、宴林桥及革命遗址迎仙宫、石牛山名胜古迹、东山岩等14处。

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11月9日公布)有柱峰岩(含水尾宫)、通济宫(又名道仕宫、道台宫)、圣天宫、宏祠宫、福德宫、统军庙、华山宫、英显庙、济虹桥、济美桥、湾桥、缨溪宫、昭灵宫、巡检寨碑及龙兴宫、大白岩等15处。

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8月12日公布)有香林寺、祖龙宫、科荣堂、凤阳堂4处。

上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新石器时代遗址于60年代扩建德化车站时所毁,龙湖寺在"文化大革命"时拆除,文庙大成殿于1979年10月25日德化一中校办工厂失火烧毁,鹏都塔1966年人为拆毁,1985年由华侨捐资依原样复建。屈斗宫德化窑址于1988年1月13日由国务院颁布提升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启元故居1990年由县府撤销文保单位。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以来,根据文物去的要求,各文物保护单位陆续成立文物保护小组,竖立保护标志、划定保护范围和建立记录档案等工作。有些文物保护单位由海外侨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捐资和当地群众集资修建。屈斗宫窑址多次由省、县拨资建立窑棚和保护围墙,通驷桥亦由县拨款和发动群众进行维修。

在文物保护管理上重视了法制建设。1973年4月4日,县革委会下达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同年8月17日,县革委会政治处下文转发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古窑址的通知》,重申加强对古窑址的保护.1982年发现破坏古窑址又有滋长,县人民政府又于6月2日发出《关于严禁擅自挖古窑址的通知》,同时组织人员到实地制止,煞住挖古瓷窑、贩卖瓷片加工粉粹作为建筑原料的歪风;1984年,县文管会、文化局、中国人民银行德化县支行及时贯彻上级有关抢救古钱币的指示,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对古钱币和其它文物抢救工作的通知》,同时深入县陶瓷机械厂铸造车间和县废品收购站抢救了一些即将报废的古钱币;1984年,又紧密配合公安部门及时侦破盖德乡和浔中镇两起盗掘古墓、盗窃文物的案件,追回被盗的古陶瓷,依法惩办了罪犯。为加强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1985年8月10日,县文管会和公安局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重点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的通知》。同年9月23日,县文管会又发出《关于大兴堡뜀文物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1988年以来,县出土文物标本陈列室也加强了安全防范措施和保护管理。

第三节 陈列展览

50年代以来,县文博部门曾多次配合县有关部门举办有关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展览。其中有:1959年的建国十周年成就展览;1963年的社会主义教育展览(这次展览,发动群众征集革命文物和历史文物展品1200多件);有84个单位一万观众参观展出;1965年配合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德化县农村文化服务队",携带社会主义教育文物图片,下乡到全县18个公社的主要大队巡回展览,历时80多天;1978年配合县筹办宣传新时期总任务、新宪法和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斗争成果的文物展览,继城关展出后,又下乡到14个公社展出,参观展出的有327个单位,24000多人次。

县文博部门还选送德化的古陶瓷标本和文物到国内外展出。其中1979年选择部分古瓷标本参加县举办的陶瓷工艺美术展览;同年国庆期间又选送80多件文物参加晋江地区举办的建国三十年来出土文物成果展览;1981年选送一些古瓷片参加由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和故宫博物院筹办的"中国古窑址瓷片展览",先后到英国大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博物馆、日本出光美术馆和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等地展出;1985年又选送一批古瓷参加省博物馆等单位在福州举办的"德化瓷器展览"。

文物陈列反映了文物工作的成果,是开展文物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阵地。1954年下半年县在文化馆创办了"德化瓷器陈列室",(1956年该室移给新建瓷厂),继而在文化馆旧址再搞一个文物陈列室,"文化大革命"期间又被砸毁。1976年借用文化馆(今图书馆)三楼重建"德化出土古瓷标本陈列室",展出历代有代表性的各种完、残陶瓷标本上千件,自建立以来,已先后接待了国内22个省、市自治区近200个单位和港澳地区以及国外的英国、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比利时、丹麦、澳大利亚、荷兰等国的专家、学者的参观考察。

第四节 文物普查

文物普查是文物考古工作的基础,近四十年来,采取了:有组织地进行普查;配合上级组织的普查队进行查;结合中心下乡查、随时发现随时查等方式对全县文物进行了反复的普查。在普,查中进行考古研究。其中有组织进行的有:1954年3月底至8月上旬配合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组对城关附近古窑址的调查;1958年5月配合省组织闽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调查组调查;是年6月,配合晋江地委宣传部组织的文物普查组进行文物普查;1963年12月配合省文管会和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到一些重点古瓷窑址的调查;1976年5月配合晋江地区文管会对杨梅公社古窑址的调查;是年11月至12月,配合晋江地区文管会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73级部分学员和省博物馆共31人,在全县17个公社49个大队中进行古瓷窑址的普查。发现宋元明清历代窑址185处,其中实地普查141处;1982年5月至9月,县组织文物普查队,深入全县18个社(镇)106个大队进行文物普查,行程3409公里,普查古建筑145处,古遗址46处以及古树、古书画、古木雕、古瓷器、青铜器和一些革命文物。1985年5至6月,配合省博物馆筹办《德化瓷器陈列》来县采集古瓷标本的机会,又下乡对23个古窑址进行普查和复查;1988年4月,根据国务院颁布"屈斗宫德化窑址"提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又深入到浔中、三班、盖德3个乡镇25处宋至明代的古瓷窑进行普查和复查,并把普查结果整理书面上报。除了在本县普查外,还发函向国内的广东、广西、北京、南京、上海、福州、厦门等一些省市文博单位普查该地馆藏德化窑藏品。1987年,又配合县政协专程到仙游县龙纪寺普查民国十九年德化民间艺人为该寺雕制的500尊系列瓷塑群雕的珍贵文物。通过上述的普查,为文物考古积累了大批的资料。

第五节 考古发掘

40年来,德化县进行了两次有组织的科学考古发掘。一是对屈斗宫宋元窑址的发掘。这次发掘工作是在中共德化县委直接领导下,由省、地、县、厦门大学历史系联合组成"福建省德化屈斗宫古瓷窑址考古发掘工作队"进行的。参加发掘工作的单位有:省轻工业局、省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系、晋江地区文管会、德化县文教办公室、县工业局、泉州市文管会、厦门郑成功纪念馆、德化瓷厂、红旗瓷厂、晋江磁灶瓷厂以及晋江、惠安、永春、安溪、崇安、德化县文化馆和德化县部分公社文化站等,人数共40余人。解放军驻德化某部的同志也参加了发掘工作。发掘工作自1976年4月25日开始,同年7月26日结束,历时90天。计挖探文21个(每个探方5X5米),揭露面积(包括扩方)共1015平方米。除清理一座坡长57.1米的窑基外,还出土了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烧制工具。(详见《文物》1979年第五期刊载的《福建德化屈斗宫窑址发掘简报》)。二是对碗坪仑宋代窑址的发掘:从1976年9月开始,7月16日结束,参加发掘的有省博物馆、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和盖德公社文化站的人员,发掘地点选择在窑址地势较平缓的南坡上,共开了6X6、6X5米的探方和探沟各一个,因发现残窑基,又向西北扩方42.25平方米,发掘总面积87.25平方米。发现残窑基两处,出土各种瓷标本和窑具共1700余件。上述两次有组织的科学发掘,为研究宋元时代德化窑的窑炉结构、烧造技术、器物造型、釉色品种、工艺水平和产品外销提供了实物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