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生产

2020-01-01 01:22:09

第一节 农业生产

一、土地所有制

德化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都为私有制。宋和明代,官方都先后实行过"军屯"。乾隆版《德化县志》载:"明代屯田制,仿自宋卫所"。时以"军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其次,各乡村较大的氏族均有少量丁祀田,供祖宇祭祀和津贴子孙读书灯油费。此外,土地均为农民私有。进入清代,基本沿袭旧制,但官方没有军屯。后期,个人间的土地买卖兼并比较剧烈。民国期间,土地仍为私有,土地在私人间自由买卖加剧,除氏族仍留有祭祀田和灯油田外,一些学校也拥有少量田地,作为办学基金。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实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和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在农民中评定阶级成份的基础上,分给贫农、雇农和中农,发给土地证。古来不耕田的拥有大量土地,耕田的没地耕种的状况得以解决。1951年人民政府发动农民组织互助组。1954年选优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耕作统一安排,土地付给地租,土地所有权仍维持私人所有。1957年普遍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取消地租,土地入社归社集体所有。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宣布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归公社集体所有,社员按劳动工分分配集体提留后的可能价值和劳动粮。1961年贯彻《六十条》土地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1980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未变。1950年成立的县农场和1958年成立的葛坑林场所拥有的土地都为全民所有

QQ截图20190328150757.jpg

二、生产体制

土地私有制时,以户耕管土地,除按田赋底册交粮纳税外,收入入都归户所有,盈亏自理。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束缚,生产条件件差,生产技术落后和天灾兽害等关系,产量低,农民生活都处贫贫困中。解放后,经过上地改革,农民获得土地,生产热情高涨,人人民政府发动农民兴修水利,加工加肥,生产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互助合作期间,政府发动农民按照錀互助互利鐀的原原则组织互助组,有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之分,前者为农业大忙相互抵工互助;后者按劳力强度民主评记底分,年底各自累计、相互补平。两种互助形式的收入均归各户所有。初级社,土地入社,按田地好坏等级评定地租付给入社户。统一安排耕作,劳力和耕牛按强弱评定工分,肥料折价收归集体。各户经济上的余缺,分配后补平。口粮按人口平均分配。高级社历时较短,但土地归社集体所有,取消地租;耕牛折价入社;犁、耙等大件农具由集体统筹安排。社员收入以劳动工分和肥料分分别列入分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分配权,初期收归到公社一级。1961年,中央发布《六十条》,公社体制按其规定执行"三级(社、大队、生产队)所有,队为基础"。贯彻男女同工同酬,根据生产队收入,提取3%公积金,2%公益金;其余扣除生产成本后列入社员工分分配。粮食以可分配数提出15--20%列入劳动工分分配,称劳动粮。其余按人口分配。1974年上级提出可按人口年龄分级食粮,但有相当部份没有执行。上述办法一直执行至1980年。1981年按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多数生产队(1985年后改称村民小组)按人口分田承包,土地仍归集体所有,生产队(村民小组)作为发包方,拥有生产调剂和集体积累资金使用权,负责有关粮食定购合同签定,人口变动登记,承包期满的重新安排,集体积累资金活动等业务记载,一直沿用至今。

三、科技和设备

民国以前,德化农业耕种都沿用传统方法和使用老品种。作物产量低,农民生活困苦。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精耕细作,选用良种,春夏在各段田头烧篝火诱杀害虫,使产量不断提商,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互助合作开始后,供销合作社即组织兽骨、骨粉、过磷酸钙、666粉剂、鱼藤精、砷石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供应。1957年县供销社组织地瓜苗供应中,从安溪引进地瓜良种"茶古种"供应,使地瓜产量提高。政府又努力推广"陆财号"、"南特早"等套种"寄种"的早稻良种,粮食产量增加,至1957年全县粮食达到40160吨。比1649年增加70.5%。1960年引进的"新种花"甘薯良种普遍推广,生产一度呈发展趋势。1970年始推广"三改三化"(高杆稻改矮杆稻,单季稻改双季稻,间作稻改连作稻;良种化、卷秧化、连作化。)早稻品种主推"三红"(珍红、红410、密粒红)。中稻品种主推珍珠矮等为当家品种,单产取得较大的增长,仍未能取得大的突破。至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也只44129.85吨。1976年杂交水稻推广,初期推广四优2号和闽优品种,产量倍增。相继又推广和威优和威优红田谷品种,稍后,汕优63品种从三明地区引进,经推广迅速成为当家品种。早稻则以78130为主种,早、中两季产量大增。随着杂交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以至于普及,粮食总产也直线上升,截至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80198吨。一比1976年增加81.71%。其间,为解决杂交种籽地方化和节省调种费用、县农业部门集中制种技术干部,一方面创建制种基地,一方面发动各公社制种,自1976--1990年全县杂优制种田面积达19634.6亩,得种984.94吨。不足部份由外调入1091.13吨,基本实现杂优化。肥料农药的供应,随着工业的发展而逐步增加。1952年起供销社就负责供应肥料、农药和农业手工工具。1966年以前,骨头和磷肥都靠外地调进,县供销社每年都派人到新疆、内蒙组织调运骨头,基本保证了需要。农药的品种、数量由于生产不足和运输困难有一定局限。永春化肥厂投产后,氮肥供应量得到改观。农药供应品种也陆续增加,至1987年,化肥年供应量达36791吨,其中氮肥2354吨,磷肥6824吨,农药S20吨。至1990年年肥料供应量38454吨,其中氮肥24045吨,磷肥11053吨,钾肥1707吨,复合肥1649吨。供应农药284.13吨。供应农业塑料薄膜60.05吨。

农业机械方面,根据中央"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指示,县于1963年开始配备专职干部负责农机工作。为加速实现机械化,县于1974年成立"农业机械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监以资金和重要机械扶持三班、下涌、隆泰等重要产粮区搞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时全县轮式拖拉机达73台。此后,各乡村都根据经济可能,陆续购买农业机械,但也出现一些地方因自然条件的制约和经济核算问题未能企及而产生淘汰。至1987年全县只拥有轮式拖拉机26台,手扶拖拉机1150台,机动脱谷机82台(1982年曾达402台)。机动喷雾器50台,饲料粉碎机138台,推土机7台,锯木机55台,渔业增氧机10台,农用运输车47辆,大中型拖车26辆,小型拖拉机1150辆,人力喷雾器9268台。人力打谷机6653台,胶轮手推车3902辆。截至1990年统计,全县有农用柴油机动力33120千瓦,汽油机8482千瓦,电动机9173千瓦。轮式拖拉机15台,手扶拖拉机1457台(机耕配套198台),排灌机械动力507千瓦,机动脱粒机47台、73千瓦,机动喷雾器47台、60千瓦,饲料粉碎机269部、渔业增氧机4台,碾米机666部,淀粉加工机511部,榨油机55部,磨面机71部,农用载重汽车218辆、20847千瓦,农用运输车166辆、2867千瓦,中型拖车152辆,小型拖车1448辆,推土机4辆,手摇喷雾器15114部,人力打谷机3041部、胶轮手推车3773辆。

QQ截图20190328150934.jpg

四、粮食生产

德化的农业生产,长期以种植水稻、甘薯为主,辅以薯类和蔬菜。民国版《德化县志》载:当时有水稻28个品种和大麦、小麦。荞麦、黍、薯、番薯、芋、山药、玉蜀黍、花生、豆类等。土地私有制期间,以户按需要和可能经营。使用传统品种,亩产不高,正常年景洋田每亩200公斤,山田每亩85公斤左右,甘薯每百藤50公斤,蔬菜都以薯、芋、豆、瓜、萝卜、芥菜为主,纯属自给性生产。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但民间实行不多。土地改革以后,群众政治得到解放,又分到田地,生产积极性极高;积极响应政府开展大生产的号召,产量显著增加,全县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23554.55吨至1957年达到40160.55吨,8年增加70.5%,人均有粮324公斤,年递增8.81%。1958年推行"大跃进",当年10月全县分别成立8个人民公社,体制"一大二公",经济出现"一平二调",生产上大放"卫星",搞"移苗拼丘";生活上大办食堂;绝大部分劳力集中"全民大炼钢铁",造成农业失管迟收而减产。1959年夏开始出现了三年困难时期,全县粮食产量由1957年的4万多吨,逐步下降1961年的27148.70吨。其间产量数字还因刮"浮夸风"而有所失实。同时,由于急于求成而滋长了"三风、五气",造成经济工作违背了经济规律而严重失调,並且由于饥饿而耽误了新一年的生产,造成恶性循环。群众中"四病"(水肿病、闭经病、子宫脱垂、儿童营养不良)发生,当时,政府一方面责成各级医院组织治疗、发放糠饼和药物,一方面责成商业部门组织"四病"物资分配供应,在粮食缺乏的情况下提倡"瓜菜代"。1961年贯彻《六十条》,确立人民公社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鐀体制。相应划出占耕地总面积5%的自留地(以后又多次变更标准,最后定为人均与厘。即四两种)。一直延续至今。

QQ截图20190328151006.jpg

同时允许发展家庭副业。1962年粮食回升到30157.05吨1965年恢复到40695.45吨,接近1958年的产量。錀文革鐀10年,强调突出政治,搞錀政治评分、政治吃粮鐀,批判錀唯生产方论鐀,背离了按劳取酬的原则,生产迂迥不前;至1976年时,全县粮食总产只达44129.85吨,10年期间共增加8.44%。1977年粮食开始起步,达到51506.20吨,随着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62712.80吨(包括水稻、麦、大豆、甘薯),1年增加21.75%。1980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置逐步上升,杂交水稻的普及,各承包户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粮食产量基本稳步上升。至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达80198吨。1978年增加27.88%,年人均有粮284.42公斤,是解放后粮食较好时期。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农村弃农从工和弃农从商的思想抬头,一部分青年涌入城镇寻求劳动出路。淡化了粮食生产。

QQ截图20190328151036.jpg

QQ截图20190328151101.jpg

QQ截图20190328151116.jpg

QQ截图20190328151125.jpg

五、主要农作物

德化的农业生产结构,长期以来都相沿种植水稻、甘薯、薯芋、蔬菜等,数量以家庭的需要和可能为限。解放以后,人民政府通过互助合作运动发动大生产,除主要搞好粮食外,还尽量扩大薯芋、蔬菜生产。1957年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生产技术措施方向更加明确。但1958年实行大跃进,因人为的工作失误和灾害,不许私人种植粮食和其他作物导致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三年困难时期,为渡荒在没有规定不许种植的品种中,如木薯、蕉芋等大量种植。此后,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却常因抓纲而放了全面发展,因而效果甚微。诚然,当时也有一些领导和群众有意致力于发展多种经营,但无法挽回大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出"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县领导按照这一方针的精神提出德化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建设杉、竹、柑、茶、桐、漆、油茶7个万亩基地,赢得各乡、村的重视,各乡在权衡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可能,确定自己的发展项目,力图改变经济结构。创建了一大批的生产基地,其中柑桔、茶叶和李子尤较突出。至1990年柑桔产量达3160吨,李子产量达741吨。

(一)经济作物

花生,此为传统作物,何时引进未详,适种沙质土壤。民国以前都为私人零星种植以供家用,产量不高。解放以后,有所发展,1959年达到6364亩,产量315吨,为历史最高年份。此后起落不一,至1990年为402亩、26.61吨产量。

油菜籽,为传统油料作物。解放前私人零星种植,但油榨较难,影响种植,数量有限。解放后,人民政府发动种植,1955年由1949年的95亩、2.2吨产量,提高到7078亩、产量39吨,1956年种植880亩,产量43.5吨。后种植面积下降。至1976年全县只有12亩,产量1.1吨。后又停种。1979年人民政府又再度发动种植,共种1680亩,产量11.95吨,1980年种植2744亩,产量42.55吨,后又停种。数度起落的主要原因是产量低,含油量不足,经营亏缺。

烟叶,为传统作物,解放前以各户自给性生产为主,解放后没有多大发展。1949年种植700亩、产量38.5吨。此后略有起落。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深入而种植逐步减少,至公社化后的1959年全县仅种7亩。困难时期过后,国家通过供销社向丁墘、丁溪、土坂等地通过按计划合同订购、种植面积略有回升。1973年以后,美湖产的美湖烟,褐黄浓香,盛销一时。1980年县又发动种植烤烟,1982年种植1361亩是历史最高面积;1984年种植1258亩,产量148.7吨是历史最高年产量。

甘蔗,民国后期由永春引进,在城关宝美一带零星种植,都为水蔗。解放以后仍维持零星种植,产品供市作果品。1970年原县人民瓷厂改建为德化糖厂,县发动种植糖蔗,1971年全县种植3517亩。此后下降为1200--1800亩,至1975年下降至千亩以下,1978年停种。主要原因为含糖量低于起码标准。糖厂亏本无法维持而了结。

药材,德化多山,野生药材极为丰富,民国版《德化县志》载野生药材品种达134项。解放后,分别于1965年秋和1986年秋进行了药材资源普查,证实德化有中草药500多种,其中属国家管理的118种。1959年医药公司在土坂村设立"德化县国营药材培植场",引种药材85种。困难时期过后,药场土地退耕,医药公司直接与春美等社队签订合同种植。经过试种有经济效益的23种。1977年医药公司又在泉州医药站引种东北人参,三年开花,至1983年试种成功。此后药材多数以户种植,面积在数十亩和数百亩之间浮动。

此外,苎麻、黄麻、棉花等的种植,以户需为限,未成批量生产,唯本世纪六十年代初供销社曾收购过苎麻,最高收购量达十几吨。

(二)其他经济作物

马铃薯,清代光绪间由丁墘张顺宗从台湾引进种植,口味酥香,但产量较低,经过传播普及各村,1949年已种2095亩。后逐年发展,至1958年已达7059亩,人民公社化后不许私人种植。1959年降至3002亩,后逐年削减,至1964年全县仅种1737亩。1965年在集体种植之外,允许个人在自留地和开荒地种植。种植面积开始回升到3478亩。其时供销社和农业局先后到蒙古和黑龙江调进良种,产量增加,种植面积也逐步扩大,至1978年达到9153亩。改革开放的1979年种植达到1.5万亩,产量4013.9吨。1987年达到3.47万亩,产量1.98万吨。成为主要杂粮。

木薯(初引进称"畲毛薯")。1938年自厦门引进,后逐步传播全县。县东半片气温较高,保种较易。人民公社化前种植不多,《六十条》贯彻后,农民在开荒地上零星种植,至1979年全县只种892亩,后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而逐年上升,至1987年达到5117亩,产量达2449吨。

蕉芋,于1956年由永春引进,始种浔中附近一带,后逐步推广全县。三年困难时期,群众零星在开荒地和园头田角种植渡荒,蕉芋生命力强、高产、省肥、可加工淀粉、渣可作饲料。农民种植受耕地局限,仅维持在400--800亩之间。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达到1379亩,产量894.25吨,后逐年发展到1990年达4763亩,产量3389吨。

西瓜,民国版《德化县志》有西瓜记载,时仅少量试种。解放以后,浔中、三班一带有私人零星种植,改革开放以后,一些柑场和耕山队,曾较大面积种植,但经济效果不佳,以致面积没有扩大,后水口、杨梅、葛坑、汤头等乡农民零星自种,至1990年全县仅98亩。产量78吨,原因可能管理不当。

紫云英,为一种绿肥,对改良土壤有特殊效用。德化于1965年引种621亩,在生产队安排和行政动员下,第三年即发展到16565亩,1968年下降为5344亩,1971年又上万亩,1974年达到19090亩,是历史最高水平。1978年种植14325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时种时停。1987年全县只有1955亩。1990年1714亩。

蔬菜,民国版《德化县志》载:"蔬之属"中有菜、瓜等共38种。解放以后,仍维持在原品种上种植。人民公社化时限制私人种菜。三年困难时期,政府提倡瓜菜代,除集体种植外,私人也陆续在田边角和开荒地零星种植,但种植面积局限。《六十条》贯彻后,社员有了自留地,家庭用菜都在自留地上种植,除城关附近的村落有上市出售而外,其他地方都属自给性生产。自困难时期开始,县食杂公司就在城关附近的丁墘、丁溪、浔中(包括宝美)等地建立蔬菜基地,统一经营供应,仍无法满足需要,各季都得向泉州、晋江、同安、南安一带进口蔬菜。直至改革开放以后,除少数品种而外,基本取得自给供应。现有种植品种共有95种,其中有白菜类19个品种;芥菜类4个品种;绿叶菜类10个品种;根菜类6个品种;葱蒜类7个品种;茄果类8个品种;瓜果类13个品种;豆类12个品种;芋类5个品种;黄花菜2个品种;甘蓝菜8个品种。高丽菜1种。总的是菜质要求提高,品种增加。此外,还于1960年后先后开展了草菇、蘑菇、香菇、自术耳的人工栽培;1986年后推广了竹荪、金针菇的栽培。

(三)茶果

茶叶,属传统产品,1949年以前都以野生和零星种植采摘。解放以后,田园边角出现种植,1958年始见统计,全县354亩,产量2.05吨。此后,外贸出口需要和民间饮茶逐步普遍,从而逐步发展,至1977年已达5139亩。后县领导提出建设"七个万亩基地",茶为其中一项,1980年即达1.09万亩,产量64.2吨,至1990年全县发展到22403亩,384.97吨产量。

水果,德化为中亚热带地区,极有利于水果生产。民国期间;农村的房前屋后、园头边角,都有零星的柑、桔、桃、李,各种面积和产量未见统计。1949--1957年有产量而未见面积。1958年全县有水果1502亩、408.7吨产量。由于人民公社化要求各项高度集中,水果失于照管,至1965年只剩234亩,但当年又新植1564亩。此后略有升降,至1977年为2232亩。在建设七个万亩基地的推动下,1979年发展到1.22万亩,1990年发展到71438亩,4650吨产量,柑、李开始外销。在发展水果生产过程中,柑的发展是主要的,1977年全县柑桔面积763亩,至1979年发展到1.04万亩,产量61.05吨,至1990年发展到43186亩,产量3160吨。李在1979年只有648亩,发展到1990年达到12025亩,产量740吨。此外较主要的水果有柿、桃、梨、苹果、杨梅等。